第125章 债务危机

总。”邹经理一开口就笑,“我们也不是想搞事情,就是把历史理一理。”

  “旧账,总得有人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向东倒了杯茶,神色不动:“认,得有依据。”

  “你们的货,是谁签收的?谁盖的章?走的哪一套合同流程?”

  邹经理一摊手:“那时你们还没接手嘛,算是春雷前身留下的尾巴。”

  “你们改了名字,但工商登记和资产继承是连的——这一点我们已经查过了。”

  “我们只是合理维权。”

  李向东看着他,忽然笑了:“那我换个方式问——你们要真维权,早干嘛去了?非要等我们把楼盖到一半?”

  邹经理脸上的笑意微僵,咳了一声:“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现在催得紧。”

  “我们总部那边压力大。”

  李向东抬手打断:“我不扯这些。我给你两个条件。”

  “一,我们可以在‘历史并账范围’内承担责任,但只认账面三成——这笔8.6万的货,你们收据没全,账期又挂空,值不了这么多。”

  “二,我们可以签意向支付协议,但要分三批付款,最长拖期四十五天。”

  “你拿这条件回去,要是你们真是做事的,愿意落袋为安,就来签;要是想当刀,就等法院慢慢跑流程——看看你们三个月能不能拿到一分钱。”

  邹经理盯着他看了几秒,终究没说狠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回去跟上面请示。”

  次日上午十点,罗燕拿着一张银行进账单冲进办公室,声音都压不住激动:

  “小陈提前结了三成货款——一共十三万八,到账了!”

  李向东一愣:“这么快?”

  “他说上回那批BP机卖得比预期快,他也要备货年底销售,就干脆全结了。”罗燕笑着补充,“还说春雷现在做事比深圳那边还稳,愿意继续长期合作。”

  李向东拿起进账回单,看着那串到账时间,指尖顿了顿。

  这笔款原本预计下月底才到账,现在提前整整三周,救的不是账面,而是命脉。

  “打进去材料专户。”他说,“先结主楼钢筋和模板定金,不然再晚,桩基就要拖。”

  罗燕点点头:“已经安排施工队复工,钢筋厂今晚装车,明天早上就能进场。”

  王哥在旁边听完,松了口气,拍拍桌子:“好家伙,真是悬着的时候,一口气又给续上了。”

  李向东没笑,神色仍旧冷静:

  “别高兴得太早。这不是我们赢了,是我们扛过了一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