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春寒拍卖风》

爷彻底翻篇。”

  小主,

  他看着那页纸,沉了半晌,喃喃一句:

  “南下这么多就……是不是,也该弄点不一样的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透,李向东就骑上那辆二手“飞鸽”,一路顶着清晨的冷风,往县图书馆蹬去。

  图书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盖的老楼,外墙瓷砖掉了一半,门厅里泛着油墨味和潮气。他没走正门,直接从后窗台翻进资料室——管理员老钟是他多年前摆摊时认识的熟人,知道他来查资料是动真格,破例放行。

  他钻进资料架之间,熟练地打开一册尘封的《南方工企周刊》。第一页还没翻完,一条标题赫然映入眼帘:

  《热烈祝贺省电子八厂首条注塑流水线投产》——1991年10月刊。

  他眼神一动,赶紧拿出笔在小本上写下“注塑线投产时间:1991 Q4”。

  继续翻,1992 年那一栏出现一篇署名评论:

  《环保局通报:省电子八厂污水超标三倍,责令整改并罚款》

  他笔尖顿了顿,边记边备注:“污染存在,但属民用轻工线,非重金属;处理期已过,非刑责类。”

  接着是 1993 年的一条工会通讯:

  《省八厂裁员启动:首批职工安置方案敲定》

  李敲了敲桌面,心中基本判断——

  这是个还在喘气的厂,不是死厂。

  这时,一道低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你查八厂干啥?那厂……早就没人要了。”

  他回头,是老钟,靠着门框抽着劣质烟。

  “没人要?”李笑了一下。

  “早几年就挂牌一次,没人接。听说设备都还在,就是灰厚了点,注塑那边连模具都锁在工具间里,钥匙还在厂办抽屉里呢。”

  李合上本子,站起身,说了句:“钥匙没丢,那厂就还活着。”

  回厂的路上,天色已微暗,远处的天边像被炭火晕染过,泛着旧胶片似的紫红。

  李向东停下脚步,站在一栋废弃的仓储楼前。墙体斑驳,铁门上斑驳地写着“1978年扩建”几个字。他抬头看着那行字,风从身后灌过来,吹得报纸一角“哗”地扬起,在半空打了个旋儿,又垂落下来。

  他伸手把那张《经济日报》重新折好,轻轻塞进胸前的内袋,像是把一张藏宝图收进盔甲底层。

  夜风渐浓,他重新骑上车,回到春雷厂已是黄昏。

  办公室里一片沉静,他点亮台灯,抽出那本熟悉的小账本,翻到扉页空白处。

  手指略停顿了一秒,笔尖落下,工整却有力地写了六个字:

  这厂,我要定。

  镜头缓缓拉远,窗外是工业区疏落的灯光,风声呼啸。

  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背影被拉成长长一线。

  远处,八厂那片轮廓模糊的厂房,像一头沉睡的老兽,正被悄然盯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