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旧厂铁门前
,字迹密密麻麻,占据了整整半页。写完之后,他翻到空白页,开始用尺子和目测的比例,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厂区结构草图。
厂门朝北,左边是职工宿舍区,右侧是一片空坪与装配车间,后侧两栋低矮仓库和锅炉房,靠南的围墙外接近旧邮电管线,是潜在通信接入点。
他在四个点上做了标记,并加粗了“SMT车间”三个字,旁边注了一句:“优先勘查。”
这一刻的他,像极了一个正蹲在废墟里寻宝的考古人,掀开时代留下的锈皮层,试图读懂下面那块仍有余温的工业地基。
李向东站起身,把笔记本合上,拍了拍膝盖上的灰。他望着眼前那一片沉睡的建筑轮廓,斜阳斜斜地洒下来,把锈迹斑斑的屋檐映得泛起铜红的光。
他没有立刻走,反而眯起眼睛,像是在透过现实的尘土,去看另一个还未降临的图景。
喷油车间的卷帘门重新拉起,机器低鸣作响,喷嘴下自动传送着一批批亮光油壳;
流水线重新组起,穿蓝制服的工人整齐列队,贴片机一台接一台地运转着;
宿舍外阳台晾起毛巾和工服,锅炉房里冒出热气,早上还能闻到饭堂炒鸡蛋的香味;
最醒目的,是那面重新刷过的正门墙上,挂着一块金属匾牌:
“春雷电子 · 第二厂”
他嘴角缓缓翘起,眼神落在远处那栋半塌的装配楼上,自语了一句:
“土不怕旧,怕的是没想法。”
风轻轻吹过,报纸在内袋中微微鼓起,他低头取出笔,在刚才那页厂区草图的空白角落写下一句:
“若壳落地,改名:春雷二厂。”
这一笔落下,某种念头,在他心里彻底扎了根。
太阳已沉至厂区西侧的围墙后,只剩些许斜阳从铁栏缝隙洒落,照亮厂牌残破的一角。
那扇半掩的锈门仿佛一道时间缝隙,将八十年代的热闹与九十年代的寂静硬生生撕在了一起。
李向东没有再看第二眼。他站在门口的碎砖堆上,脚边一团枯草被风卷起,惊起几只栖息的鸽子,扑棱着飞向空中。
他静静站了一会儿,仿佛在心里完成一道无声的确认。
然后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笔记本重新合上,转身走下那道通往马路的碎石坡。每一步都踩在暮色里,坚定而沉稳。
夕阳最后一道光正好照在笔记本封皮的棱边,斑驳中透着一抹暖黄。
如果此刻有人掀开那页纸,就会看到那几行笔迹被压得极深,像是刻下来的:
“厂区估值初判:地 + 建 + 残设备 ≈ 8500 万;
挂拍价 6900 万,有利润空间。”
风吹过他身后的废厂,鸽哨渐远,厂门依旧沉默。
但李向东知道——这地底下,已经埋下了春雷的第二个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