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六零农场系统(10)

  “女、女英雄,你坐!”

  狗娃殷勤地邀谢姎上牛车。

  谢姎乐了,摸出两颗水果糖递给他。

  狗娃看着漂亮玻璃纸包着的水果糖,眼睛都直了:“这、这是给我的?不不不!我不能要!”

  他嘴里说着不要,手却老实地攥紧了糖果。

  谢姎哈哈笑道:“喜欢就拿着吧,谢谢你帮我留座位。”

  狗娃的脸瞬间红了,牛车上此刻除了他没别人,哪用得着特意留座位。

  狗娃的爷爷周阿福倒是对谢姎的第一印象说不出的好。

  先是听孙子说了她见义勇为的举动,还没见到人就有了好感;

  眼下见到了人,发现她没有那股落魄凤凰下鸡窝、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愿她跟其他知青不一样。

  这时,陆洁琼四人也到了。

  周阿福看到新来的五个知青,三个女娃,另两个男娃也是一副弱不禁风的瘦排骨体型,不禁感到头疼。

  这已经是第二批知青了。

  第一批知青刚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很欢迎的。

  毕竟是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在乡下多稀缺啊,满怀期待地盼着他们能带动全体社员共同进步!

  可时间一长,很多问题逐一暴露。

  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知青不会干农活!

  每天挣的工分,养活他们自己都困难,到最后,还得大队拿出粮食救济他们。

  这哪是来帮忙的?分明是来瓜分社员们的口粮的!

  这么一来,导致社员们对知青的印象一落千丈。

  这次听说又要来五名知青,社员们聚在大队部吵得唧唧歪歪,希望大队长把知青送回去。

  他们要不起!

  可这是政策,要不起也得要。

  周阿福深深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头疼的事交给大队长和书记吧!他就是一个赶牛车的。

  收起烟杆,让知青们上牛车。

  “都坐稳咯!出发了!争取赶在日落前回到大队!”

  陆洁琼见旁边东河大队来接知青的是拖拉机,自己却要坐臭烘烘的牛车,忍不住抱怨:“咱们怎么不坐拖拉机啊?牛车也太臭了!”

  周阿福甩了一记空鞭:“咱们大队买不起拖拉机,你嫌牛车臭,可以走回去,老牛还能轻松些!”

  “……”

  陆洁琼不吱声了。

  谢姎几人也没说话。

  接下来的一路走得十分安静,只听到车轱辘滚动的响声、周阿福挥空鞭的啸声以及老牛踢踏踢的脚步声。

  狗娃坐在他爷爷身边,手里攥着两颗舍不得吃的水果糖,时不时扭头看谢姎一眼。

  心说爷爷说的既对也不对!

  其他知青确实娇生惯养、很难伺候,但女英雄不一样!

  她并没有嫌弃牛车的臭,也没有嫌弃村路的颠,相反她嘴角带着笑,似乎很满意四周的风景呢!

  ……

  月湾大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大队附近有一座形状不规则的湖泊。

  从山顶往下看,很像一轮弯月,故而取名月弯湖。而大队就位于月弯湖下方的湾口,因此有了这个名字。

  黄昏的月湾大队很美。

  落日余晖洒在湖面上,细碎得仿佛铺了一层金子;

  不远处的青山,随着气温下降,浮现了一层蒙蒙薄雾,与村庄上空升起的袅袅炊烟相得益彰。

  抛开与县城的距离不谈,谢姎对月湾大队的地理位置十分满意。

  山清水秀、环境清幽、负氧离子爆棚……并不亚于她上个位面养老的私家庄园。

  估计也就谢姎一个人满意,其他知青看着越来越荒芜难走的山间小道,都快崩溃了:

  “怎么还没到啊?离县城这么远的吗?”

  “以后出来一趟麻烦了!”

  “那怎么办啊!我以为离县城不远,没带什么东西,打算到了以后再去供销社添置,顺便去国营饭店打牙祭呢……”

  “早知道是在大山里,我才不选这破地方呢!听名字还以为是平原。”

  听着知青们压着嗓门的抱怨声,坐在车头赶车的周阿福深深叹了口气。

  他就说,城里来的知青差不多都是一副德行。

  折腾大队给他们盖知青所、给他们处理各种纠纷、劳累老牛去火车站接不说,还根本干不了什么农活,到头来还得大队掏粮食接济他们。

  名义上是借给他们过渡的,可第一批来的知青都过渡半年了,也没见他们还。

  虽说知青办下发了安置费,可盖知青要花钱、给知青们下发农具要花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