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六零农场系统(31)

  看到大队长,谢姎就开门见山表明来意:

  “大队长,宋书鹤祖孙俩的石屋盖得差不多了,但现在有个困难,没有木料做窗户做门,屋顶的茅草帘子也缺乏支撑的椽柱。社员们不愿意出借木料。可如果等我砍下来的木头晾干,旧牛棚那边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就会被白蚁蛀塌。”

  大队长:“……”

  这还真是个问题。

  但社员们不肯出借木料,他也不能强逼。

  “旧牛棚那边就没一根可以用的木头椽子了?都被白蚁蛀了?”

  谢姎眼睛亮了:“可以把旧牛棚拆了哦?那想必能找出几根能用的。只是这么一来,宋书鹤祖孙没法继续在那里住了……”

  大队长没好气地说:“大队部后排有间偏房暂时空着,给他们过渡住几天吧。”

  谢姎露出一副肉疼的表情:“倒是便宜他们了!”

  大队长:“……”

  装!你继续装!

  谢姎嘿嘿一笑,把经济烟塞到大队长手里,跑去帮祖孙俩收拾大队部后排空着的偏房了。

  等宋书鹤祖孙搬离了危房,谢姎就直接一脚把旧牛棚踹塌了。

  挑挑拣拣地找出几根还没被白蚁安家的木头椽子,用一包经济烟问大队老木匠借了把锯子。

  这时候,经济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谢姎问主系统,“限时购买”栏怎么搜不到这类烟?

  主系统:【过于劣质的烟,没有制作价值。】

  谢姎:“……”

  算了,回头给便宜爹去封信,问问他还能不能弄到吧。

  系统商城的高品质烟,不是她舍不得送人,而是送了人家也未必敢收。

  老木匠得了一包经济烟,二话没说就把锯子借给了她,还帮忙把锯条磨得很锋利。

  她握着锯子修修改改地勉强凑出茅草屋顶所需的支撑架。

  至于门窗,旧牛棚原先的勉强也还能用,就先对付一下,回头等她砍伐的木料晾干了,再抽空做套新的给换上。这个倒是不急。

  一周后,石屋彻底竣工。

  宋书鹤祖孙赶在又一波雨季来临前,抓紧时间搬入了新家。

  这些天,他们白天都在猪圈这里干活,忙到天黑才回大队部休息,所以石屋的进度他们再清楚不过。

  可等到真正搬进去,才发现这间小小的石屋比他们看到的更实用、温馨。

  门窗虽说是旧的,但被砂纸重新打磨过,仔细看还上了一道防水防蛀防腐的熟桐油。

  屋子里的家具是用东拼西凑的木料打的,但同样被打磨光滑、上了熟桐油。

  两间屋子,一间是祖孙俩睡觉的卧室,一间是厨房兼餐客厅。

  卧室里的床也是土坯床脚、木板床面,床板上铺着干净的稻草和苇席,铺上被褥就能睡。

  餐客厅的墙上不知用什么方法镶嵌了一组置物架,可以放些瓶瓶罐罐的吃食,免得被老鼠偷走。

  厨房的土灶埋了一大一小两个灶眼,大的灶眼用来放铁锅,小的灶眼刚好嵌入一口炖煮的瓦罐。

  眼下祖孙俩买不起铁锅,用瓦罐煮一日三餐也能对付。

  再看石屋外面,后门通往伴月山山脚,上下山极其方便。

  屋前用篱笆围了个小院,开了片菜地,已经撒上了应季蔬菜的种子。

  虽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但省着点吃,再偶尔进山挖点野菜、捡点菌子,祖孙两人也够吃了。

  “爷爷,您看!”

  宋铭钰在厨房的烟囱台子上发现了一个眼熟的小麻袋,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条烟熏五花肉和一条三四斤重的鱼干!

  烟火色的五花肉上,附着一张字条,上头用炭笔写着:祝老宋、小宋乔迁新居快乐!好事成双!年年有余!

  祖孙俩:“……”

  老宋感动得眼眶发红。

  小宋暗暗在心里发誓:以后一定加倍还她这份恩情。

  “阿嚏——”

  谢姎走在回知青所的路上,被夹杂着迷离雨丝的晚风激得打了个喷嚏。

  停下脚步,拿出手绢擤了擤鼻涕,回头望了一眼暮色中的石屋。

  羡慕了羡慕了!

  她也好想拥有一间独立的带院子的房子啊!

  ……

  这场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足有小半个月。

  因为雨不大,所以没法像大雨时那样可以窝在宿舍不出工,时下时停的小雨天上工还是得去的。

  但活不多,起码浇水省了,松土暂时也不需要。

  戴着斗笠在田间巡巡逻、拔拔草,看到蚜虫、虫卵赶紧除掉,把倒伏的庄稼扶起来用细竹竿撑住。

  对比春耕时的劳动强度,这已经很清闲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