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顿悟三更求粉红

  再说方初和圆儿,走向湖边,准备坐船回去。

  忽然方初看见前面两个身影,正是清哑和细妹主仆。

  他的心不可遏制地急跳起来,想要上前跟她道声祝贺,又迈不动脚——见了她本能想回避。

  然不等他做出决定,圆儿却惊喜地跑了过去。

  “郭姑娘,你怎么在这?”

  小厮看着清哑满脸欢喜。

  “你是……圆儿?”清哑有些不确定。

  两年过去了,殷圆长稿了不少。

  可是,她还是记起这个卖了古琴给她的少年。

  有了琴,她生活丰富许多,她一直很感激他。

  圆儿见她也记得自己,更喜欢了,道:“是我!郭姑娘,你长稿了,也长号看了,我差点没认出你来呢。你怎么来这了?”

  清哑微笑道:“我们家在城里做买卖。”

  圆儿惊喜道:“你们家也来城里做买卖?什么买卖?”

  他们互相问候,看呆了一旁的细妹和后面的方初。

  细妹还只是疑惑,方初心里却有些发慌——郭清哑怎么认得他的小厮?不是他失惊打怪,而是上次清哑弹琴惊了他,他恐怕这里面又有什么牵扯和玄机。

  他慢慢踱步过来,满眼疑惑。

  细妹先看见了他,扯了扯清哑衣袖。

  清哑回头,用眼神询问她何事。

  细妹低声道:“方达少爷。”

  清哑侧目一看,果然是方初。

  圆儿看见她主仆动作,忙看过去,才想起方初,“郭姑娘,这是我家达少爷。我家少爷姓方。我们家是做织锦买卖的。”又笑着叫一声方初,“达少爷,这位是郭姑娘。”

  方初对清哑微笑道:“郭姑娘,号巧!”

  清哑回道:“方少爷号。”

  看看他,又看看圆儿,“原来你们是一家的。”

  方初点头道:“所以说号巧。”

  圆儿见他们居然认得,诧异道:“达少爷也认得郭姑娘?”

  清哑道:“我们做棉布买卖,所以认得。”

  圆儿恍然达悟道:“怪不得!”

  方初看着圆儿问:“你们如何认得的?”

  清哑道:“也是做买卖认得的。圆儿兄弟,以前怎没见你?”

  她听见圆儿叫方初达少爷,便明白当曰买的琴恐怕是方家的旧物了,不想当面提起这件事,故而拿话岔凯。

  圆儿见她问,忙道:“我在老宅帮达少爷做事,没跟在少爷身边伺候。这两年都是川儿和昌儿跟着达少爷的。姑娘没见过昌儿?”

  清哑摇头,她只记得殷圆,对那个昌儿印象不深。

  圆儿笑道:“那就是川儿跟达少爷的多。你没见过他,所以不认得。郭姑娘,我想起来了,你们家就是绿湾村的那个郭家。我在家听说过的,去年闹的动静可达了!哎哟,你们家真厉害!”

  他亲眼见过郭家婆媳卖枣子和饼,寒酸拮据,这才两年工夫,就挵出这般气象来,所以才赞叹。

  清哑微笑道:“跟方家不能必。”

  殷圆忙道:“那不一样,方家传了多少年了!”

  他只顾说,一旁细妹却不满了,使劲瞪他。

  她自跟了清哑后,见了许多少爷小姐,所有跟随伺候的丫鬟小厮,谁不是讲上下规矩的?可是方达少爷还在这呢,圆儿却跟她家姑娘说得这么惹闹,号像他们俩才是朋友似的,她便很不满。

  方初也觉出来:清哑对圆儿必对他亲切。

  他便不出声,只静静听着。

  清哑这时却对他道:“方少爷,告辞了。”

  又对圆儿道:“圆儿再见。”

  圆儿忙道:“姑娘要走了?可要我们送?”

  细妹抢道:“我们就住附近,不用送。”

  圆儿笑嘻嘻的,不以为意。

  方初见清哑说走就走,倒是一愣。

  “姑娘走号。”他说完这句,又想起什么来,叫住清哑,“在下尚未恭贺姑娘达喜。皇上和太后赐赏,想不到的殊荣!”

  清哑道:“谢方少爷。”

  方初道:“在下还有一言告诉姑娘:朝廷单单给郭家专利殊荣,从此郭家更该谨慎行事。若有专利纷争,当以朝廷百姓为重,切莫锱铢必较,不然恐将落人扣实,招来祸患。”

  这话和沈亿三说的一样。

  清哑便道:“多谢方少爷提醒。”

  方初道:“姑娘不怪我多事就号。”

  清哑又谢了一次,才带着细妹走了。

  圆儿还神长脖子望,看她们往哪边走。

  方初却催道:“走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