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平儿跟暖香么?”

  汪福家的脚步一顿。

  她备了二十几个小家伙,原想着十取其一,这一下便成了二十取一,失落在所难免。

  “实在有好的,京城那边我还有几个丫头。咱们在淮扬,我想着林家能不能挑出来一个。独木难成林。”

  王熙凤把缘由也说清楚。

  汪福家的虽然在她院子里伺候,可实际汪福一家并不是家中仆妇,而是贾赦的属下。

  说清楚很有必要。

  “是,奶奶,奶奶的丫头全是能干的,随便配个小厮可惜了。”

  汪福家的福身点头。

  “一会我跟姑太太要人,你也看着些。”

  “是,奶奶。”

  贾敏果然如平儿料想的一般,也在屋里没出去,只歪着绣帕子。

  看王熙凤大着肚子来叫她,便丢下手上的绣棚,跟着王熙凤去院子里吹吹冷风。

  汪福家的打发人去汪福那边取名册的时候,汪福正在倒座房中算账,听丫头说了事情以后便把名册取了出来,亲自跑了一趟。

  平安州的人,在外面放养了许久。

  好不容易将军又用了他们,还是为大公子办事,自然是要尽心尽力的。

  再者,这会当年跟着老太爷的老人都没了,这三百个人里面,都是那些老人的子孙辈,没跟过主子,也便没什么牵绊。

  如今小主子的大丫头要是愿意下嫁平安州的人,将来才有更多可能,他当然很愿意为此张罗。

  汪福到的时候,贾敏跟王熙凤还在院子里散步。

  他倒也不急,只站在门口等着,顺便看了看贾敏院子里的丫头婆子。

  如果可以,贾敏这边的人,他也想要。

  想来王熙凤跟他是一致的,不然这见面的地方不会在贾敏这边。

  等姑侄俩回转之时,王熙凤已经跟贾敏初略说了她的想法,贾敏自是无有不应。

  这是当年她亲爹的人,如今亲哥哥的人,将来会是亲侄子的。

  林家宗族指望不上,那贾家就成了林如海的唯一后背。

  想到一起去的人,办起事情也麻溜得很。

  王嬷嬷取了林家下人的花名册,跟汪福拿过来的放在一起。

  姑侄俩脑袋抵着脑袋,凑在一起商量。

  “姑姑,平儿只比我小一点,离十八还有三年,暖香更小还有四年多。京城里,还有个得用的乐儿,比平儿小一岁。姑姑这院子里的丫头,要是差不离的,也正好一起找了,省得费二遍事。”

  “真要十八岁才成亲啊?会不会有点晚。”

  “要是身量高些壮些十五十六的也无妨,只是,为了子嗣,还是晚一些为好。”

  “那倒也是。”

  “这个如何?”

  王熙凤指着名册上一个叫白小安的名字,旁边还标注着,一家四口,长女,次子,家有良田二十顷,转身问汪福。

  “长的很好,高大公子一个头,粗粗壮壮,性子有点急。做事倒还可以。”

  汪福恭敬答道。

  “家里呢?”

  王熙凤又问。

  汪福家的便赶紧上前回道:

  “他祖父是当年国公爷的贴身护卫,死得早,便只有他爹一个孩子。他祖母没有改嫁,都是大家帮衬着,把他爹养大,后来给他爹娶了当地的女子,生下他跟他姐姐。他祖母两年前就去世了,如今一家四口,他跟他姐姐都来了,不过没在内院,只散在外面。一家子都不是多事的。”

  贾敏略皱眉:

  “家里人太少了,将来没个兄弟帮扶。”

  她自己就深受其苦,林家但凡能多几个堂族,林如海在淮扬也能有人帮衬。

  如今家里,也是只得黛玉一个。

  这女儿家没个兄弟,要是嫁人了。那未来女婿如林如海这般,可就没有亲哥哥跟亲侄子媳妇过来帮忙。

  林如海也曾说过,实在不行就招赘。

  可能入赘的男人,哪里有好的?

  但凡人家包藏祸心,林家这些个产业就得换了姓,黛玉也得死的不明不白。

  王熙凤知道贾敏的心结,也不劝,只把这人圈了起来,说道:

  “哪有事事完美。要是,淮扬这地界,找个小官家的女儿岂不是更好。”

  “好吧。”

  “这个呢?”

  王熙凤又看到一个。

  汪福两口子便又把这人在外面的事跟家里的事说一遍。

  二十个人转眼便过完。

  贾敏才翻开了林家这边的花名册。薄薄的几页纸,她看完也不吱声,递给王熙凤。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