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剑阁鏖兵破敌胆
第一折 钟会兵临剑阁险
建兴十八年秋,汉中盆地的稻穗刚染上金黄,钟会的十万大军已如黑云压境,将剑阁关围得水泄不通。
姜维站在关城最高的望楼之上,独臂扶着冰冷的城垛。远处,魏军的营帐连绵数十里,黑色的旌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无数条毒蛇吐着信子。他身后,阿莱娜捧着一卷羊皮地图,狼眼宝石在晨光中泛着幽绿:"将军,钟会主力已在关前扎下三十六座营寨,斥候探得他们正在打造浮桥,准备强渡剑阁水。"
城下的剑阁水湍急如瀑,将关城与魏军隔开。这道天然屏障是诸葛亮当年选址的关键,如今却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姜维凝视着对岸正在砍伐树木的魏军,眉头紧锁。昨夜接到的密报显示,钟会带来了能工巧匠,正在赶制"冲车"与"井阑",这些攻城器械一旦成型,剑阁的防御将面临严峻考验。
"传令下去,"姜维转身对身后的曹霖说,"命各营士兵加紧搬运滚木礌石,所有诸葛连弩三日内必须调试完毕。再派水工潜入剑阁水,在下游暗桩上缠绕荆棘,阻止魏军浮桥通行。"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传来沉闷的震动。姜维俯身下望,只见魏军阵中推出数十架巨大的冲车,车头雕刻着狰狞的龙头,铁齿闪着寒光。与此同时,数百架云梯也被推到河岸,士兵们扛着云梯,准备强渡。
"来得好!"姜维冷哼一声,独臂举起武侯剑,"告诉张翼,按计划行事!"
随着令旗挥动,剑阁水上游突然漂下无数捆浸满油脂的柴草。早已埋伏在两岸的蜀军士兵点燃火箭,顿时烈焰滔天,河水被映得通红。魏军的浮桥尚未靠近,便被大火吞噬,惨叫声此起彼伏。
钟会站在中军大帐前,看着被烧毁的浮桥,脸色铁青。他身旁的谋士低声道:"将军,姜维早有准备,不如暂缓攻势,从长计议。"
"暂缓?"钟会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厉芒,"司马昭大都督等着取汉中呢!传我将令,今夜三更,分兵三路,强渡剑阁水!"
是夜,月黑风高。魏军果然兵分三路,借着夜色掩护强渡。姜维早已料到,命人在河岸埋设了大量铁蒺藜,又让弓箭手埋伏在暗处。当魏军士兵刚踏上河岸,顿时陷入铁蒺藜阵中,弓箭手万箭齐发,魏军死伤惨重。
然而,钟会毕竟老谋深算。他亲率精锐,从上游一处隐蔽的浅滩偷渡成功,很快攻到关下。蜀军虽奋力抵抗,但魏军人数众多,渐渐逼近城门。
"放滚石!"姜维的声音在城头响起。
顿时,无数巨石从城头落下,砸得魏军鬼哭狼嚎。但钟会带来的冲车太过坚固,几次撞击下,城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将军,城门快撑不住了!"曹霖的声音带着焦急。
姜维独臂紧握武侯剑,目光扫过城下如蚁的魏军。突然,他注意到钟会的帅旗在阵中若隐若现。"拿我的连弩来!"
士兵迅速抬来一架诸葛连弩。姜维深吸一口气,独臂稳住弩身,瞄准钟会的方向。随着扳机扣动,十支弩箭呼啸而出,直奔钟会而去。
钟会大惊失色,连忙躲闪,仍被一箭射中肩膀。魏军见主将受伤,顿时阵脚大乱。姜维趁机下令反击,蜀军如潮水般涌出城门,杀得魏军丢盔弃甲。
这一战,蜀军大获全胜,缴获了大量攻城器械。但姜维知道,这只是钟会的试探,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他望着远处重新集结的魏军营帐,独臂缓缓握紧。这场剑阁保卫战,才刚刚开始。
第二折 连弩齐发破敌阵
破晓时分,剑阁关前的厮杀声渐渐平息。魏军的尸体铺满了河岸,鲜血将剑阁水染成了暗红色。姜维站在城头,看着士兵们清理战场,独臂上的旧伤又开始隐隐作痛。
"将军,抓到几个魏军俘虏。"阿莱娜押着几个垂头丧气的士兵走来。
姜维审视着俘虏,问道:"你们主将钟会有何打算?"
一个满脸血污的士兵颤抖着说:"钟...钟将军说,明日...明日要动用'井阑'..."
"井阑?"姜维的瞳孔骤然收缩。井阑是一种高大的攻城塔,可以居高临下射击城头,是极为难缠的武器。他立刻意识到,钟会这是要打持久战。
"传令下去,"姜维当机立断,"所有工匠即刻修复城防,重点加固城头女墙。另外,将诸葛连弩集中部署在东西两侧城楼,准备迎接井阑。"
果然,次日清晨,魏军阵中出现了数十座高大的井阑。这些庞然大物缓缓移动,上面站满了弓箭手,居高临下地向城头射击。蜀军士兵顿时陷入被动,只能躲在女墙后,无法反击。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夏侯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的铠甲上还沾着昨夜的血污。
姜维眉头紧锁,看着井阑一步步逼近。突然,他灵机一动,对阿莱娜说:"你带一队人,从关城两侧的密道出去,绕到魏军后方,焚烧他们的井阑牵引绳!"
小主,
阿莱娜领命而去。与此同时,姜维命人推出数架"床弩",这是诸葛亮改进的大型弩机,威力巨大。当井阑靠近时,床弩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巨大的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瞬间将一架井阑射穿。
魏军没想到蜀军有如此利器,顿时阵脚大乱。阿莱娜趁机率领羌兵,从敌后杀出,焚烧了井阑的牵引绳。失去牵引的井阑顿时成了累赘,魏军不得不放弃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