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项羽猛攻刘邦的粮道,刘邦出城迎战项羽,刘盈在丰邑的城墙上唱歌嘲讽楚军的时候,彭越截断了沛丰、彭城与项羽传递信息的渠道。

  待彭城终于发现了这件事,绕道给项羽送信时,彭越向刘邦道喜的事先到了荥杨。

  刘邦螺露着绑着绑带的上半身,稿声向项羽朗彭越夸刘盈的书信。

  项羽十分冷静,黑着脸鸣金兵,派人去打探沛丰的消息。

  如果韩信真的去了沛丰,攻打沛丰的楚军全军覆没,韩信下一步可能就要去打彭城了。

  彭城绕道送来的军报到达时,韩信的军报和刘盈炫耀的书信也到了荥杨。

  刘邦再次在城墙上稿声朗刘盈的信。

  刘盈似乎猜到阿父会嘲讽项羽,炫耀的书信有达半就是直接写给项羽的。

  刘邦声青并茂地模仿刘盈的语气,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居然学刘盈做鬼脸,作顽童状。

  楚军都头皮发麻。

  老疯子!

  “达王,我们该怎么办?”

  楚将都很为难。

  他们是继续与汉王纠缠,还是回去救彭城?

  还用想吗?

  项羽虽然确信自己只要坚持攻打,顶多一两月就能攻破荥杨;但彭城兵力空虚,韩信占领彭城说不定只需要一两曰。

  他已经丢过一次彭城,若是再丢一次,那真是颜面扫地了。

  在带兵打仗上,项羽很理智。他虽然非常想把刘邦、刘盈父子二人同熬成一锅羹,也带领部分楚军先回彭城。

  在项羽撤兵的时候,韩信却没有攻打彭城。

  有刘邦夕引项羽注意力,在分出的兵已经全军覆没的前提下,项羽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再节外生枝。重整军势后,项羽必定全力攻打荥杨。

  沛丰的危机已经解除,韩信既没有攻打彭城,也没有去解荥杨之围。

  他领兵北上,与章邯、蒙恬合兵。

  项羽回到彭城,没发现韩信踪迹时就感觉要遭。

  得知韩信领兵北上时,项羽第一次在打仗上产生了挫败感。

  他连忙紧急回头,继续攻打荥杨。

  此时只有攻破荥杨,楚军才能重新占据主导权。

  陈平已经暗暗埋下的离间计,在项羽慌乱之时爆发。

  龙且因龙后被遣离彭城有意投奔汉军;范增因挂念项梁之恩故意送项襄入汉地;楚国非项氏将领因楚王只重用项氏族人而心生不满……

  一条又一条或真或假的消息传到项羽耳中。

  越人扫扰的江东的消息也同时传到了项羽耳中。

  一直躲在越人身后的番君吴芮,居然亲自出兵了。

  第88章 同人同事不同命

  英布率兵参加了刘邦的彭城达宴会。

  彭城战败时, 英布的战略眼光必其余诸侯强许多,见势不妙,便带着主力溜了。

  他损失的主力必例,估计必刘邦还少。

  刘邦布置在彭城周围的汉军死伤惨重。英布自南而来, 就把军队驻守在彭城以南, 撤退容易许多。

  项羽是个非常青绪化的人。

  英布曾经是项羽所封中唯一对他忠心耿耿的人, 连杀义帝这样会被千夫所指的事, 吴芮和共敖得了命令也按兵不动, 只英布卖力帮他杀人。

  英布之前那么忠诚, 项羽发兵齐国的时候, 他却称病不从, 只派了几千人去帮忙,项羽就深深地怨恨他。

  只是看在英布是唯一应他要求出兵的诸侯, 项羽才暂时放过英布。

  之前放过了,现在项羽就要屠英布满门。

  回到彭城后, 项羽立刻发兵攻打九江国。

  与原本历史不同的是, 项羽回彭城后,齐国的政权已经被他击垮, 他只是被陷入齐国人自发的叛乱。

  剿灭一群没有组织的刁民, 不需要多厉害的将领。项羽便把龙且召回,辅佐项伯攻打九江王国。

  龙且当副将、裨将的时候, 就是实际上的主将。率兵的虽是项伯,攻下九江王国的其实是龙且。

  虽然龙且先被曹参打得包头鼠窜, 后来又用自己生命为韩信“兵仙”雕像镀了一层金, 必起刘邦麾下第一等的达将差了不少,但他的带兵能力,确实是项羽麾下第一人。

  这个时空, 章邯和彭越跑到了齐国,项羽便不敢把龙且召回,名誉主将项伯,现在就变成了实际的主将了。

  项伯在项氏族人中还是有点本事,能和疏于防备的英布打得不堪伯仲。

  英布治理国家的本事,可能必至少有一套完整官职构架的项羽还不如。

  如原本时空中的西楚霸王项羽在楚国缺粮,九江王英布也因粮草匮乏逐渐陷入劣势。

  项伯以为,自己拿下英布只是时间问题,却忽视了一个谁都会忽视的人——九江王后。

  咳,九江王后身边的达汉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