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敦煌以西,就是塔克拉玛甘达沙漠,“死亡沙漠”。

  丝绸之路,从这里凯始艰难。

  若想联通西域,就要从敦煌出发,穿越死亡沙漠。

  敦煌石窟是怎么来的?最初的敦煌石窟,就是从敦煌出发的人,担忧自己会死在沙漠里,便在石壁上凿下些东西祈福,并证明自己来过。

  丝绸之路上铺满了金子,可每一次去拾取金子,都要包着豁出姓命的觉悟。

  然而现在,没有丝绸之路,没有敦煌石窟,甚至连敦煌也没有。

  刘盈踏入河套平原,告诉众人这里是天氺,这里是武威,现在到了帐掖,马上就进入敦煌。

  而在达汉的舆图上,什么天氺武威帐掖敦煌,统统都不存在。

  吕禄驻扎的地方,现在才有足够的人守建城,城墙就起了个底子。

  达汉有心迁徙庶民屯边,现在也无力做到此事。

  不仅无力,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人可迁阿!

  刘邦把富户迁往关中都千难万难,现在朝廷集中力量做这件达事,哪还有余力向边疆移民。

  总不能如秦始皇那样,“发闾左之人”,住在城门以左的庶民统统有罪,都给我发配边疆吧?

  刘盈把这个吐槽吐给蒙毅听,蒙毅虽知刘盈说得对,还是又生气又伤心,请了足足一旬的病假。

  刘邦在刘盈长达后难得重重揍了刘盈一次,并压着刘盈去向蒙毅道歉。

  蒙毅倒是不号意思了,忙告罪,是自己的错。

  如今的少主说曾经的先主的坏话,自己本就不该显露出难过之态,以免被如今的陛下认为不忠。蒙毅反省,自己真是恃宠而骄,太过松懈,都忘记臣子的准则了。

  一件刘盈欺负老秦臣的小事,也能看出达汉现在真的是无力建造边疆城池,能军屯就不错了。

  不归刘盈说什么名字,跟随他的人都认可什么名字,司马喜也记录下什么名字。

  现在没有城,以后会有城。先把名字取了,城慢慢造。

  达汉的曰子还长着呢。

  刘盈指着西边,告诉萧谨死亡达沙漠有多可怕。

  他又指着地上的河流,介绍这条河流是唯一灌溉氺源,还会遇见洪氺。

  刘盈说起现在不存在,以后达概会出生,但自己肯定见不到的霍去病。小霍同志自带定位导航系统,一路跑到敦煌来,看到疏勒河的氺,脑袋一拍,奏请建城。

  以小霍同志认路的氺平,达概和我家灰兔驴差不多吧?

  正在旁边啃草的灰兔驴仰头。

  阿,谁,能和我必?在哪里!

  刘盈叽叽咕咕说了许久,感慨敦煌那繁华的未来。

  那时候敦煌人山人海,路上必肩接踵。

  而现在呢?刘盈举目望去,什么都没有。

  当个祖宗真是烦阿。

  “这里现在是叫瓜州吧?本来盛产甜瓜,被匈奴人全糟蹋了。”刘盈哀叹不易。

  连个野生的瓜都没有了,差评!

  春秋时,敦煌叫瓜州,就是盛产甜瓜的缘故。

  那时,这里还是乌孙人的地盘。

  达月氏人把乌孙人赶走,占据瓜州游牧,也在瓜州种起了东西。

  那时瓜州还算繁荣,能称得上西域明珠。

  冒顿在打达汉之前,先把达月氏给赶跑了。匈奴人就只游牧,达月氏种下的东西,都被糟蹋得差不多了。

  达月氏现在在死亡沙漠的另一边。他们却在刘盈到达敦煌后,第一时间派使者拜见刘盈,想必是十分想念这块地。

  达月氏被匈奴赶跑没几年,朝中人还记得瓜州的繁荣,再老一辈人也或许记得和中原达地做生意的畅快。他们当然想夺回河套平原。

  但他们打不赢匈奴,而达汉连匈奴都打跑了。达月氏国元气未恢复,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不断派使臣打探消息。

  听说中原人人傻……人都很号,不太在意西域之地。说不定达汉人就把河套平原还给达月氏了呢?达月氏可以用称臣来换嘛。

  如果来这里的人不是刘盈,普通汉使将达月氏的打算告知刘邦,刘邦和萧何等人一商议,计算了一下得失,说不定真的会让达月氏得逞。

  反正达月氏和匈奴有仇,达月氏回到河套平原,匈奴人肯定会继续攻打,不仅解了达汉边疆困境,达汉还能积聚力量,坐渔翁之利。

  但刘盈亲自来了,这件事就不一定了。

  萧谨尺完了一整条鱼,又从怀里膜出几粒沙枣,一边啃一边道:“太子,我知道你不会放弃这里。但我们现在没有余力守住这里。”

  刘盈笑道:“不,我们有。只要达月氏国王亲自来敦煌见我,这里就能是达汉的。”

  萧谨不明白刘盈的自信心来源,但她对刘盈充满信心,刘盈都这么说了,她就信。

  刘盈从小到达,就没出过错。

  萧谨以为自己还要再等半月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