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潜龙勿用
僧是什么呢?你会发现,沙僧说的每句话都是对的!比如“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是吧,他说的每句话都是对的,但是无趣!没有意思。
这个人代表了,唐僧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理性和逻辑!
所以你看,他老是挑着担子,因为理性和逻辑是要干活的那个人。老沙,为中焦脾,五行属土,为调和心阳与肾阴之物,我之前也有讲过,土为过渡之物,就是调节中和五行其他四种象的东西。
其实中医也有种说法,就是一个人上火,心火气太重,有些基础表象,呈现为嘴起泡啊,目赤口干,嗓子疼,浑身燥热等。就可以调动肾水去调解一下,而两者都闹腾的时候,这时体内的脾土就需要激活调动,去调解他们俩个。
这方法,看着像是数学公式,加减法一样简单,但其中玄妙,和所产生的各种结果和比例,并非是恒定的。
这就需要大夫的经验和复诊,以及对病情和不同人体的了解,对症下药,因为病因不同,病人不同,病法不同,表内的症状都需要观察和了解,只能靠大夫过硬的行医素质和理智明确的判断来决定。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药方很少公开明示的其中一个原因,怕那些半吊子医生学了去,照葫芦画瓢,只要是这个症状,都给这么抓药,那就出事了。
中药与西药不同,有些学了几天的,连病都看不明白,看不出来,诊断不好,病因都找不到,每种中药的药性都记不住的人,就随便临摹开方,那还得了。
所以我们祖辈留下的规矩,是有其中的道理和妙处的。不明白其中道理的就别乱改,照做就好,肯定让你少吃点亏。中医真的难得啊,学医二十年,成手慈悲渡世间,也勉强温饱而已,还容易落的世人的不理解。
无知是真的可怕,尤其是无知还自以为是的人,简直太多了。惹不起,躲得起,归隐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只可惜传承要是断了,再想找回来,就太难喽。多得不偿失啊。
要心正,有仁爱之心,还要吃苦耐劳,刻苦。聪慧,灵活应变,谨慎,理智,以及天赋。老师父老一辈成手的中医,要观察弟子,是否值得托付,要具备非常多的素质修养,把关很严格的。
因为这是性命攸关,人命关天的大事情,不敢有半点马虎,这是我们中华人自古就一直流淌在骨子里的血统,与生俱来的传承。
并且这口饭不好吃,太辛苦,回报也不高,多为慈悲向善修行之人,太重利而行医者,不敢收不敢教不敢留,怕污了自己的名声,也怕离开后教出个狼,而难以瞑目。但这行当也饿不着,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总是有的。
所以,很多时候遇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然后就走向没落,可能越来越失传一些东西,教不会,只能写书留给后辈有天赋之人去学习。
而历史也证明了,天才,在各行各业总是会,不时的在某个时间段,就蹦出来了那么几个,以延续失落的传承。而现在不是遇不到,是被遗忘和抛弃,这个时节很好,但也有太多的遗憾,令人心寒。
所以老沙,当阴阳有矛盾时,他就是负责打圆场的那个角色,放在体内也是一样。然后这种人物,他自己首先就不能太闹腾,需要悟个“静”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龙马!四徒弟,小白龙所化,你看他一路托着唐僧。也犯过错,赎罪,到达西天取经,很辛苦,也得成了正果。这也应了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跟对一个好领导,好团队,就是猪也能成佛,成正果。
白龙马代表了什么?白龙马是一个人的意志!
白龙马说,不论你们去不去,我一定要去!心猿意马,全了。就是这个成语的意思。
再说说牛魔王,孙悟空的兄弟,大哥。就是我们的心,有一方面是向着孙悟空的方向发展,去修炼,要成佛,当斗战胜佛。
另外一个,还在外边撒野呢,还在外边浪,玩的那个就是牛魔王。牛魔王跟谁在一块呢?铁扇公主,这个老婆厉害,牛魔王怕她,孙悟空也怕她。
为什么厉害?她有一个芭蕉扇。这个扇子平时放在舌头底下,为什么藏在舌头下?因为舌头是最容易煽风点火的。
那个扇子,一面扇出来是风,一面扇出来是火。你看多可怕。这就是我们舌头的功能,所以平时啊,说话要三思而后行,说话要过脑。
要懂得谨言慎行,少说多做。话多了必有失。言多必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这些平时使用,不起眼,不注意的字,成语,词语。汉字学,都是几千年文化,留下了的智慧结晶,精华,缩影。值得细细琢磨。
多读读书,文字也是有能量场的,文字的力量太大了。只是现代人都喜欢简化,手机,电子普及了。都懒惰了。也失去了太多。
书还是纸的好,自己也别把写字的习惯扔了,字如其人。一手好字,练心炼人。千万别因为工作生活一忙,就扔了。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是有的。”
时间总能挤出来的,空闲时间读读书,写写字,摘抄些好的内容笔记。比什么休息都好,读书最能让一个人放松下来,身心得到升华,歇息。
但要说一句,读书要养成好的习惯,那种划线,上学时候划重点的习惯。自己读书了,建议扔掉!这方式有好有坏。
你自己看书就不要画了,乱,影响读书的速度。并且你划完其实也记不住。就是感觉很有成就感,仅次而已。画完就拉倒了。
真正的记忆,要通过右脑,通过喜欢,通过热爱,感兴趣,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我写了这么多典故,引用案例。有些没人家表述的好,就直接用原文上了,或者添油加醋,加上点自己的见解,大白话方便阅读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