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百家争鸣

  四十不惑。这个不惑,不是没有任何疑问了,是对自己所坚持的方向目标,不再疑惑了。

  五十知天命,这个天命可能跟我理解的不同,我想的简单了,太浅了,但也不算错,我坚持自己的想法写书。也学习先辈大贤们的智慧。将这份传承,带给世人,便是我的任务我的天命。

  六十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随时都能知行合一了,我常说的乐观,这个世界很美好。

  七十古稀,人生七十古来稀有啊,长寿。八十耄耋之年mao,die。九十老童,老人就跟孩童一样,有童心,返璞归真,需要我们照顾。哭着来,笑着走。笑声中来,哭声中走。

  那百岁呢?人仙呗,人活百岁已和神仙无太多差异,活着就已经是一段历史。家有百岁老,儿孙就有宝!

  阴阳家,五行学说的代表学派。蓝莹就是按照阴阳家少司命来写的哦。哇,我要理智,不能太过分,我要专一。最后给她找个真命之人,来段未了情吧。

  然后就说这些吧,太多了,太精彩了,那个时代。有空可以了解下《春秋》《战国》秦国,楚汉的历史。

  所以一部易经,包含的太多,可以说是全了!甚至分散出去,可以分化成万事万物,但本质不变。

  这几百个学派,一人一个看法,就造就了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但细细品味,这帮人想表达的都是道法,只不过化简而繁了,分散出更细密的想法了。

  其实说的道理都差不多,易经里都能找到。儒墨兵法道,是百家中最强的几个,剩下的没有研究,等我有空读读司马迁的《史记》再讲吧。

  就先把易经,万经之首读完读透。就什么都理解了,足够知天命了。不过还是看我写吧,太烧脑!我头发,这三年细细品读此书,已经秃了,掉光了,哎…还好读透了,值得了。

  有人对临在,天人合一是误解的,认为我脑袋什么都不想,怎么还能活着呢。那早上起来散步需要想东西吗?就心无杂念,走好路不就完事了吗。跟身体临在。

  吃饭的时候需要想东西吗?就好好的去享受美味,专心吃饭,与食物临在不就完事了吗。

  开车也是,走神就容易出事,人车合一,跟车子临在,专注开车不就好了吗。

  其实,心经里有一段失传的文字,“心止抵岸”。意思就是,此岸即彼岸。你想到达的地方,其实也就是你想去到的地方。只需要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就够了。

  夜里,开车的人看不到远处的路。他能看到的,只是他车灯所能照到的地方,就这样走一步看一步。如果不走出去,永远都不知道,前方的黑暗里,藏着什么样的路。只有走出去才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在行驶的途中,是看不到要去的地方的,是看不到黑暗远处的路的,只有不断往前走,走好眼前路,才能越走越远。这一刻你要关心的就只是,现在你将要走的路。

  也就是行动的重要性,不能一直想,准备足够,有自信心,有把握就放手做,别怕,失败了再站起来,错了就找到错误并改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过做事终归还是要有个目标方向的。

  这可能就是,百家之争鸣的原因吧,有些东西我能理解认同,学习和借鉴。但有些东西我不懂,或者说提出不同的意见,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认知的不同,理解的不同吧。去粗取精,去尾存真。古为今用,适当筛选。

  坚持目标方向很重要,但在过程中活在当下,当事不杂,心无挂碍,努力做好手中的事也是很重要的。过程和结果都是要经历的,那就都认真对待吧。

  小主,

  回到话题。

  如果把这世间的美味佳肴,称为‘世味’的话。我们人人都贪恋世味。但是仏就把它称为法味。当你领会了以后,当你尝过了法味之后。也许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把这个世味给放下了。

  当你纠结于吃什么的时候,本身就是着了“相”的。所以这世上懂道理的人很多,但是通道理的却很少。

  生活中,总有人拉着别人说,你一定要食素。认为修行就是要食素,素就等于学道。这反而让别人很厌恶你。

  本身人家是很亲近于这门道法的,却因你的原因,置而远之。修行本身在于实践。

  人若是真正能在生活当中,做到这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助人为乐,不求回报。就行了,便足够了。

  水滴虽然微弱,渐盈满成大器。莫轻视小恶,以为无祸殃,防患于未然。自净其意,莫问前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个好人,行些好事,存点好心,做好自己就已经在修行路上走很远了。

  而如果你把它看成形式,甚至去捆绑约束他人,就走歪了。

  当你因为学习道法而变的更好,自己改变了,你的家人和身边的人,见到你的改变,慢慢的,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接受了,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不可以一棒子打S,认为人家不食素的人,就是不对的,然后你吃了就是对的。如果过于执着一个结果,那你就已经完全是着了相,魔怔了。仏魔也只是一线之隔啊。

  最后一个,讲一讲斋。它指的不是菜,我们往往把斋和饭斋和吃斋,斋饭给联系在一起。就错了,曲解了。

  斋实际上指的是戒律,指的是‘过午不食’。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下午十三点。古时候的仏弟子会托钵乞食,在沿途的挨家乞讨,化缘,结缘。

  他就拄着禅杖,发出铃铃铃的声音,站在人家门口。讨到什么什么就吃什么,不挑食,主人给什么吃什么,不添麻烦,就算是隔夜的剩饭菜也要吃。

  如果只有肉,也得吃。因为如果不吃,今天就没的吃了,只能饿肚子。就要等到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