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第195章 孟婆怪异

msp;赵福生突然生起谈性,转头问蒯满周:

  “满周,你娘在生时,最害怕什么样的日子?”

  呆坐在她身侧,神情木然的小孩听到她喊自己的名字,那双漆黑的眼珠僵硬的转了一下,接着慢吞吞的扭头看她,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半晌后,蒯满周才似是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她提起了自己的‘母亲’,正在问她问题。

  小丫头没有说话,范必死试探着答道:

  “怕蒯五打她?蒯鹏举的不规矩?”

  他亲自记录了蒯良村鬼案,对庄四娘子这桩案子可以说是除了赵福生等几个亲身经历者之外,最为了解的人。

  此时他一提到‘蒯五’、‘蒯鹏举’,蒯满周的气息瞬间变了。

  不知何时,一枝枯萎的枝芽被她握在了手中。

  枝芽很快开始再生,数个叶芽在枝杆上舒展开来,接着黑红的花苞结出,开出诡丽的鬼花。

  范必死赶着车,背对二人,对此毫无察觉。

  赵福生微微一笑,伸手一捞,将蒯满周揽入怀里。

  小丫头手肘趴在她腿上,眼里黑气褪去,她揪扯着花瓣玩,似是陷入了沉思。

  半晌后,她仰头看着赵福生:

  “我娘最怕交税时。”

  蒯五固然令庄四娘子烦恼,蒯鹏举也令她厌恶,可是这些烦恼属于生活的常态,早已令她麻木。

  但每年税收时节,是她最慌乱时。

  这意味着她需要俯下身段,四处求人。

  每当蒯六叔在关键时刻送来银两时,庄四娘子总会格外不安,将蒯六叔的恩德牢记在心。

  她的答案令得范必死有些意外。

  赵福生低头看她,摸了摸她脑袋:

  “朝廷重税。”

  大汉朝的税收制度,除了要养活大汉朝的天子之外,底下的黎民百姓还要养活大汉朝的官庭。

  而因为这个时代鬼祸横行,需要镇魔司的存在,百姓们的肩头上便再加一副重担——供养镇魔司。

  “这是一种典型的——”赵福生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范必死赶着车,没有听到这话,但依偎在赵福生怀里的蒯满周却听清了。

  她好奇的问:

  “福生,什么是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范必死这下听清了,也跟着问了一声。

  他觉得这个词汇十分生疏古怪,且完全不解其意。

  赵福生挑眉看了蒯满周一眼:

  “想知道?”

  小丫头认真的点头:

  “嗯。”

  赵福生的目光落到她手上,她手里还拈着一根诡异的花枝,艳红的花朵盛放,大半花瓣被她扯下。

  她见到赵福生的视线,乖巧的搓了搓双手,那花枝在她小小的掌心下被搓成黑气,消散于无形。

  “说得简单一点,你们更好理解。”

  赵福生见她乖巧听话,赞赏似的摸了摸她脑袋,接着才道:

  “大汉朝鬼祸盛行,厉鬼一现,百姓死伤无数。”

  对于大汉朝的百姓来说,要想止住鬼祸,唯有利用鬼的力量去制鬼——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人的痛苦、恐惧来源于鬼,但要想驱散这种恐惧与伤害,偏偏又得借助鬼的力量才行。

  这是所谓的以鬼制鬼。

  百姓身上驮着朝廷、镇魔司两大庞然大物蹒跚前行,百姓依赖镇魔司的保护,才能在鬼祸之中保命;

  可偏偏这两个庞然大物,则是民不聊生的原因。

  当环境催生鬼祸,又成为新的民生灾难。

  厉鬼、镇魔司、大汉朝百姓形成一种诡异的平衡,而朝廷天子则相当于在三者之间形成制约。

  这种现象既畸形又怪异,既矛盾还合理。

  “……”

  范必死本来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一时哑口无言,心中震惊不已。

  赵福生笑道:

  “这样的情况下,万安县只是朝廷放弃的开始而已,若根源不改,将来大汉朝各地还会有无数的万安县存在。”

  “那岂不是大汉朝都危了?”

  范必死瞠目结舌,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物极必反。”

  赵福生应了一声:

  “到了那时,总有人头疼,会收拾烂摊子。”

  她不欲再多说这个话题,而是话锋一转:

  “我看城南、城西这半年接连出了两个鬼案,许多房子都十室九空。”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