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261章 介绍人脉

  第261章 介绍人脉

  惊喜,绝对是惊喜!

  其实来之前,所有院线经理心里都对《石头》有个预期值。

  他们都是做院线的,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电影,对一部电影的好坏,通常看几眼就心里有谱了。

  张辰之前吹的很大,说宁昊是电影界的天才,《石头》如何如何,但大家都是老江湖,只当他是宣传炒作。

  但今天的《石头》,真的给了他们惊喜。

  多线叙事,目前为止全世界都没几部,为什么?

  因为这类型的电影不仅对剧本的要求高,对导演的要求也高。

  一般的电影都是一条主线,故事沿着主线发生,最多加一条辅线。

  而多线叙事之所以称之为多线叙事,就是因为有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然后在某一刻汇聚成一点,让人生出惊艳之感。

  很多人看《两杆大烟枪》和《石头》,只是觉得剧本巧妙,殊不知这类型的电影对导演的要求也极高。

  多条主线推进,其实也是分主次的,但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让电影显得逻辑混乱,那整部电影就废了。

  《石头》有四条线索,一条是以包世宏为首的保卫科,一条是道哥三人组,一条则是国际大盗麦克,另一条则是谢小萌。

  四条线互相交叉,产生了各种巧合,各种阴错阳差。

  笑料就在这些交叉中产生,让人有一种被上帝愚弄的错觉。

  电影开头,一个可乐罐将保卫科,道哥三人组和谢小萌三条线穿起来,让人拍案叫绝。

  电影结尾,同样是几条线索交叉。

  谢小萌将真翡翠换成假的,然后把真翡翠送给了菁菁。

  菁菁偷情被发现,道哥认为是假翡翠,将假的又换了回去。

  冯老板发现翡翠是假的,道哥知道自己干了蠢事。

  麦克想要证明自己,却发现自己干掉的正是自己的雇主。

  包世宏将抢回来的假翡翠当成真的换了回去,却把真的当做假的送给了自己女朋友。

  一个误会套着另一个误会,中间穿插了无数笑料。

  看的出来,电影借鉴了《两杆大烟枪》,但借鉴的非常成功,构思极其巧妙。

  院线经理们一致认为,电影拍的很不错。

  这时候他们看宁昊的目光就不一样了。

  同时对星辰娱乐也高看了一眼,从此以后,这家公司不仅有张辰,还有宁昊。

  难怪张辰会为他硬钢港圈,难怪张辰说宁昊是天才!

  张辰这时候笑着说道:“看来大家对影片的质量很满意,相信这时候不会有人觉得我在说大话了。”

  影院经理们哈哈大笑,大家都是识货的。

  论剧本,国内无出其右者,论精彩程度,甚至还在《误杀》之上。

  如果说《无间道》是港片重视剧本的开始,那么他们有预感,恐怕《石头》就是内地重视剧本的开始。

  “恭喜张导,恭喜董经理,你们公司又诞生一部佳作,更加可喜的是,又多了这么一位厉害的导演。”

  院线经理们纷纷恭喜,他们是最乐于见到佳作诞生的一个群体。

  有好电影,人们才更愿意走进电影院,院线才有更多的利润。

  同时大家心里也算是正式认可了宁昊优秀导演的身份。

  如果说前一部《黑暗侵袭2》还有仗着前作余荫的成分,那这部《石头》,宁昊就彻底证明了自己的导演水准。

  肯定会有人说《石头》,剧本比导演更重要。

  嘿嘿,剧本也是人家宁昊写的,只不过是三人共同完成的,另两个是他媳妇和岳小军。

  “董经理,《石头》定档了吗?”

  问话的是新影联的高军。

  三大院线中,新影联是和星辰娱乐关系最密切的,高军很看好张辰,每次张辰的电影上映,新影联的排片都会给予大幅度的倾斜。

  董建强看了张辰一眼:“7月15日。”

  “7月份?”院线经理们有些惊讶,他们本来以为会是8月。

  但马上就有人自以为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徐可的《七剑》是7月29日上映,《石头》比《七剑》提前半个月,看来这是要狙击《七剑》啊。

  关于张辰为了宁昊得罪港圈的事情他们也都知道,很自然的就这么想了。

  不过对他们来说无所谓。

  《七剑》是香港公司投资的,内地院线并没有参与投资,所以对不对上对他们影响都不大。

  几个大院线经理之间互相交换眼神。

  整个过程都被张辰看在眼里,他尤其注意高军。

  上辈子,《石头》06年上映,300万的成本,斩获2000多万票房,被媒体盛赞是票房黑马,宁昊本人也被冠以‘鬼才导演’的称号。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