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灾难片怎么拍
第513章 灾难片怎么拍
今天要拍摄的是国内最后两场特效戏,拍完这两场,剧组就要转场加拿大。
巨大的摄影棚内,到处可见建在液压装置上的布景——房屋,草坪,树木,街道,甚至还有一辆汽车。
树木,街道这些道具栩栩如生,汽车完全就是真的。
但房屋这些却很简陋,只搭了个大概的样子,剩余用蓝色幕布包围。
远处的背景也全部是蓝色幕布。
到后期的时候,这些蓝色幕布都会被绿幕技术替换成真正的房屋和背景。
今天的第一场戏是程龙来接前妻一家,正好遭遇地震的戏。
“各部门就位~”
“Action~”
场记报幕之后,拍摄正式开始。
工作人员按下开关,液压机开始工作,众人所站立的地面突然震动起来。
门口位置,惊慌失措的程龙和前妻一家出现,然后在震动中蹒跚跑向不远处的林肯。
在这部电影中,华纳可谓将广告植入玩到了极致。
光是汽车赞助商就有林肯,奔驰和宾利三家。
林肯作为前期逃生的工具,给的镜头可不少,厂家为此出了不少血。
奔驰也给了不少镜头,富豪的座驾。
宾利则是他们到达XZ时,从飞机里开出来的那辆车。
背景设定是富豪们的最爱,虽然只有短短一个镜头,但却是广告效果最佳的,因为特意安排了语音启动的功能展示,所以赞助费比其他两家加起来都高。
其他的房车,摩托车,小型飞机,可口可乐的广告牌,巨大的汉堡王模型……
这些都是广告植入。
还有俄航,索尼电脑……
广告植入这块华纳的确经验丰富,地皮都能刮下一层油来。
电影里还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前苏联的安225,可惜全世界只有一台,不知道该找谁要赞助费。
重新说回拍摄
地面的震动愈发强烈,树木房屋都跟着左摇右摆,摇摇欲坠。
一行人跑在颠簸的道路上左摇右摆。
用液压机模拟的地震就是这点好,完全不需要表演,演员表现出来的就是最真实的。
众人上车,启动,林肯在颠簸中开远。
“咔~”
这个镜头到此结束。
张辰和特效总监坐在一起看回放,商量每一处细节。
涉及到特效的镜头,光他这个导演点头没有用,必须特效总监也点头,镜头才算合格。
后世国内的特效总监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吐槽过,国内的导演因为没有接触过特效,完全不懂特效电影应该怎么拍。
很多时候甚至是拍完之后才找特效公司接手。
这样的电影质量当然无法保证。
正确的做法是,在电影筹备阶段就要特效总监介入。
电影里所有的特效镜头,特效总监都会和导演,摄像商量后给出合适的拍摄方案。
“好,这个镜头过了~”
几分钟的讨论后,终于传来好消息,这证明这个镜头同时得到了导演和特效总监的认可。
众人开始转场,下一场是室外戏,早已经准备好,只等着他们开机。
道具组则会留一部分人将这里的场景拆除。
拍电影费钱就在这里,道具都是一次性的,拍完就没用了。
而且类似这样地震的镜头更麻烦,一次拍摄没过,道具组就得重新布景。
因为液压机工作的缘故,那些布景基本上没法二次使用。
而每次布景,不仅需要时间,花费也不菲。
有的时候一次布景就要花费十万美元。
如果一次一次的拍摄不过,不仅演员有压力,所有人都会有压力。
所以类似的镜头拍摄前,演员都会反复排练,将情绪,动作之类的排练到位,争取一次过。
现在还剩下最后一场戏,这场戏是程龙驾驶林肯在道路上飞奔逃命,两侧因为大楼倒塌之类的,不断有汽车从天上掉落。
这个镜头拍起来稍微有点“危险”,因为两侧掉落的汽车不是特效制作的,而是真实的汽车,只不过是通过空气炮喷出来的而已。
摄像机的正前方是一块巨大的蓝色幕布,到时候这里会被替换成末世的模样。
程龙驾驶林肯在道路上飞奔,不时的躲避障碍物。
场地一侧,镜头之外,则矗立着几个空气炮。
林肯车开过,按照事先设置的时间点,空气炮依次开动,将炮中的汽车喷出去。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