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299哲通电力?哲通能源!

,满足集团现在扩张的使用。

  ……

  林城县里,随着哲通电缆厂在城郊镇的投入运营,这里也算是热闹了起来。

  以往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大片荒地,也没什么人,最多就是一些当地居民养上几头牛羊之类的可能带过来溜溜。

  那剩下的就是一些当地人种植的蔬菜,一年到头除了路过以外没人停留。

  但现在不一样了,这里直接热闹了起来。

  别的不说,这哲通电缆厂里面光是员工就一千多人,这几乎顶得上城郊镇一半的人口了。

  当然,这是目前没有外出打工和上学一直住在镇子里的人口。

  国内的小乡镇大部分都是这个略显凄凉的姿态,年轻人和壮劳力们外出求学的求学,外出打工的打工。

  留在当地的老人和儿童们成了一代孤独的守望者,陪伴他们的除了麦田就是池塘。

  当然,还有不怎么发达的环境。

  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在哪谁也不知道,答案也许在风中飘。

  所以城郊镇就是之前的石马镇,石马镇上现在正在恢复往日的繁荣,那是因为哲通电力厂区和林场带动起来的,年轻人和壮劳力们回来也有的工作。

  哪怕是没有进入哲通电力厂子的机会,那厂子那么多人食堂早上又没有早餐,他们在镇子上卖卖早餐也能过活。

  现在城郊镇上除了逢年过节的那段时间,留在镇子上的人口也不过两千多不到三千人。

  现在一下子涌入一千多人,这自然显得热闹无比。

  这其中有一些是石马镇上的,一部分是城郊镇本地人,还有其他镇子和县城,包括外地来的。

  这么多人在电缆厂里上班,那别的不说,光是吃喝就得不少,而且哪怕是厂区内部也有“爱家超市”。

  但毕竟一千多号人,那食堂的饭菜吃腻了也得去镇上偶尔打个秋风换换口味什么的。

  那吃完饭要是正好没带饮料没带烟的,那还得在镇子的各个小卖部上来上那么几包。

  这就属于是带动当地经济了,人多了,什么小店也就跟着多了起来,和当初的石马镇一样。

  另外还有酒吧这种,小镇子上一般也许会有那么一家,但开不了多久就会倒闭。

  原因很简单,就是没人,没人过来消费那自然就维持不下去。

  这和老板经营什么的没关系,就是没人。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一千多人,而且大家聚在一起休息的时候也没什么干的。

  一些人会选择在宿舍里喝酒聊聊天。

  那一些人就会选择出去“高歌一曲”。

  这些完全就给整个城郊镇带动起来了,热闹起来了。

  一些人也因此选择回到了家乡,抓住这么一个机会,虽然进不了哲通电力的厂子,但也可以回家创业。

  毕竟在家里那肯定是要在比外面好一些的,首先压力没那么大,而且外面消费那么高属于是哪里赚钱哪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可在家里要是赚点钱出来,那就能存下来。

  这么多人在镇子上,那外出打工不乏有去理发店里学技术的,回来了房子是现成的,那捣鼓一下开个理发的小店也还行。

  要是在外面餐饮行业打工的,那回来了自己有两把刷子的也能开个小店卖些吃食。

  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反正总归是有盼头了。

  这做生意最害怕的就是没什么人,只要有人在,那一切就都好说。

  再不济的,那就是在家多养些跑山鸡什么的,或者是种蔬菜,那都能卖给电缆厂的食堂。

  人家都是采购当地新鲜绿色食品的,这都能做赚钱。

  电缆厂可比之前预设的员工数量还多一点,直接突破了一千人的大关,目前行政岗和一线加起来一共一千两百一十二人。

  这么多人,而且一个个都是有稳定工资的,在当地算是高消费群体了,一下子把整个镇子的经济消费提高了三五倍也不为过。

  另外间接也带动了不少,比如这些选择回乡开店的人们本身回到镇子里也得消费也得花钱,那他们也融入到了整个环节当中,一下子全带动了起来。

  有人气了,那一切就都有了奔头。

  ……

  包括镇子派出所的负责人,之前他来到这里还是觉得相当乏味的,毕竟偶尔出去处理一下家庭纠纷吵架什么的。

  但现在随着这么多人的到来,他一下子又是觉得“有意义”了起来。

  至少他这个负责人的含金量也足了不少。

  原本镇子里都是没什么需要执勤的,但电缆厂运营之后他也分出了几个人,每天会在电缆厂下班的时候去路口执勤一下。

  让那些来往的车辆降速,不然来的快一点容易出事故。

  就和学校门口的护学岗似的,反正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毕竟这哲通电缆厂可是市里甚至是省里的重点企业,那出个问题可就不好看了。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