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开模

过材料,只翻了几页,眉头一皱:“企业名称还写的是‘远光五金厂’?你们不是转手了吗?”

  李向东一愣,赶紧解释:“产权确实过户了,新法人、章程我们都有,就是还没来得及改名,这边先走试产流程行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程先不提,名字不变,就是原法人责任主体。哪怕你人换了,责任也是前任扛——技术改造补贴,可不是给‘借壳’工厂发的。”科员把材料一推,“规矩就是这样,先去工商局改名,拿到变更函,再来谈审批。”

  李向东捏了捏太阳穴,正要起身,忽听走廊“哗啦”一声——一个老头踉跄着撞翻了档案盒,纸张满地飞。

  他赶忙冲上前,帮忙把一份份卷宗捡起码齐,一眼看到老头胸前的牌子——“刘东平 技术指导组”。

  “刘组,这是您的吗?”他双手递过其中一叠文件。

  老头看着他,点了点头,正要道谢,忽然注意到李向东手中提着的那个壳样。

  “这什么东西?”

  “BP机塑壳。我们厂试产的新款。”李向东答得干脆。

  “这壳边抛得不错啊。”老刘蹲下翻看几眼,“模线虽粗,但没白边,扣位也利索。”

  他抬眼看着李向东,若有所思道:“你们厂真能打出稳定品,拿改名材料来我办公室,我批绿色通道试点先上,走备案后补模式。”

  李向东一愣,还没来得及谢,老刘已转身进了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门“咔哒”一声带上。

  回厂途中,李向东坐在三轮车上,脑子一直在飞快转:如果“春雷”这个名字不上营业执照,一切试点、挂账、补贴都只能是空谈。真正想走出这一波,要有身份,有合法壳子。

  当晚,他把资料摊在办公室里,叫来王哥、罗燕和几位股东开临时会。

  “我要把厂名从‘远光五金’改成‘春雷注塑厂’。以这壳为主业,争取批下来政府那笔十万技改贴息。”

  罗燕蹙眉:“变更流程快也要三天,得停工配合,还得补交去年税务记录。”

  “工不能停,”李向东摇头,“白天照常检修打样,变更材料我来跑,今晚就交工商。”

  王哥犹豫片刻,还是道:“咱这不是才刚修完机器,改这名就等于把旧壳全撕干净,你真打算堵上?”

  “厂已经是我们的,壳也该是我们的。”李向东一字一句,“之前做倒卖,是贩子。现在,春雷就要有个自己的名字。”

  会议最终通过,四票赞成,一票弃权。

  晚上十点,李向东拿着改名文件赶到镇工商所,窗户早已关门,他便坐在门口长椅上熬到天亮。

  第二天上午,工商正式受理申请。他站在柜台前接过一份回执单——“变更申请初审通过,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单据下方手写一行字:需提前公示,最早三天内生效。

  他低头看着那行字,忽然苦笑。

  ——三天,又要砍掉两天试产时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