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孤臣残帜陇西风
隐约的梆声,那是沓中屯田时用来报更的信号,如今却只剩他一人在听。他从怀里摸出武侯纶巾残片,放在唇边呵气,残片上的血渍在月光下泛着暗红,像极了丞相当年在五丈原咳在纶巾上的血迹。
“丞相,”他喃喃自语,“伯约不孝,没能保住汉家的江山。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这面汉旗就不会倒。”说罢,将纶巾系在帐前的枪尖上,残片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像一团不熄的火苗。
第三折 虚设粮营诱敌深入
惊蛰刚过,沓中山谷的积雪开始融化。姜维命人在营地东侧筑起假粮囤,用茅草裹着沙土堆成粮垛,每个粮囤下都埋着陶罐装的硫磺。曹霖带着士兵在囤顶覆盖新收的麦草,草叶上还沾着去年的麦芒——那是从石缝里刨出来的最后一点存粮。
“将军,”阿莱娜指着远处的炊烟,“邓艾的前军已到渭水南岸,他们扎营的地方正好对着我们的‘粮囤’。”她的狼头刀在地上划出弧线,刀刃割破融雪,露出底下的冻土,“我派狼族勇士去探过,魏军先锋是王欣,去年被您射穿肩胛骨的那个。”
姜维蹲下身,手指插入融雪,冰凉的雪水渗入独臂的旧伤:“王欣急功近利,定会来劫粮。”他从怀里掏出块磨盘大的牛皮,上面用木炭画着沓中地形图,“你看这处‘落石坡’,两侧山壁如刀削,只要堵住谷口,就能瓮中捉鳖。”
午后申时,魏军果然倾巢而出。王欣骑着高头大马,指着沓中营地的“粮囤”大喊:“蜀军缺粮已久,这些定是他们最后的存粮!拿下粮囤,活捉姜维!”两千魏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踏碎融雪,溅起的泥点染黄了初春的草芽。
姜维在山腰的了望台看得真切,见魏军进入落石坡一半,立刻挥旗下令。曹霖拉动事先埋设的绊索,山顶的滚石檑木齐下,瞬间堵住谷口。与此同时,阿莱娜率领狼族勇士从两侧杀出,他们的狼皮靴踩在湿滑的山岩上,竟如履平地,手中的短刀专砍马腿。
王欣见状大惊,急忙下令后退,却发现退路已被汉军截断。“放火烧粮!”他气急败坏地喊道,魏兵纷纷将火把抛向假粮囤,却引燃了底下的硫磺,顿时烈焰冲天,浓烟滚滚。
“中计了!”王欣拨马想逃,却被一支冷箭射穿坐骑的眼睛。他摔落马下,抬头看见姜维骑着黑云马立于坡顶,独臂挥舞武侯剑,剑尖直指自己:“王欣,还记得洮西之战吗?”
魏兵见主将落马,顿时乱作一团。汉军从四面八方杀出,用连弩齐射。曹霖特意在弩箭上绑了麦麸袋,麦麸遇血膨胀,竟让魏兵的伤口无法愈合。战斗持续到黄昏,两千魏兵仅余三百人投降,王欣被阿莱娜生擒活捉。
“将军,”曹霖押着王欣过来,少年脸上沾满硝烟,“这贼说邓艾的主力就在十里外,听闻前军失利,正赶来支援。”
姜维擦去剑上的血迹,目光扫过投降的魏兵:“他们中有多少是陇西的百姓?”
王欣啐了一口血沫:“姜维,事到如今还想攻心?我告诉你,邓将军早有准备,你的小把戏骗不了他!”
姜维却笑了,独臂拍了拍王欣的肩膀:“我知道骗不了他,所以这仗,我要换个打法。”他命人将王欣松绑,递过一匹快马,“你回去告诉邓艾,就说我在沓中摆下‘空城计’,等着他来。”
王欣惊疑不定地看着他,最终还是翻身上马,带着残兵逃向渭水方向。阿莱娜不解地问:“将军,为何放他走?”
姜维望着王欣远去的背影,独臂指向营地西侧的密林:“邓艾多疑,见王欣逃回,定会以为我们有埋伏。但他想不到,我们的人早已转移到那里,等着他来攻‘空城’。”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粒麦种,放在掌心揉搓,“现在,该让邓艾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粮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四折 暗渡渭水种军粮
春分次日,渭水上游的冰面开始解冻。姜维命人将战马集中到北岸,故意让邓艾的斥候看见。同时,他亲自带领一百名精壮士卒,趁着夜色从下游的浅滩涉水而过,每人腰间都系着装满麦种的皮袋。
“将军,”曹霖踩着及腰的河水,牙齿冻得咯咯作响,“邓艾在南岸布了‘水听’,用空陶罐装着猪油密封,听见水声就会炸响。”他指着水面下隐约的黑影,“我看见陶罐上刻着‘祁山’二字,又是郭淮当年的手段。”
姜维蹲下身,指尖划过水面,冰凉的河水让独臂的旧伤阵阵作痛:“郭淮用祁山的陶罐,我们就用祁山的麦种。”他从皮袋里取出一把麦种,撒入水中,“邓艾以为我们要北渡渭水逃向凉州,他想不到,我们是来南岸‘种地’的。”
阿莱娜突然潜入水中,片刻后举出个陶罐:“将军,‘水听’的引线露在外面,是用狼毫做的!”她的狼头刀在陶罐上刻下道痕,“郭淮当年对付西羌人,现在倒成了我们的路标。”
姜维接过陶罐,见引线果然是根狼毫,笔杆上还刻着“郭”字。他想起七年前在陇西,郭淮曾用狼毫笔写信劝降,信中说:“伯约啊,天命在魏,何苦逆天而行?”此刻想来,那话竟成了讽刺。
“顺着狼毫引线走,”他将陶罐抛回水中,“邓艾的‘水听’阵必定布成八卦形,我们只要找到‘生门’,就能安然通过。”他带领士卒沿着引线潜行,脚下的河床布满鹅卵石,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忽然,阿莱娜拉住他的衣袖,指向水面下的阴影:“有魏军巡逻!”只见五名魏兵乘着皮筏,手持火把在水面搜索,火把的光芒映在河底的陶罐上,像无数只窥视的眼睛。
姜维打了个手势,众人立刻潜入水底,躲在巨石后面。魏兵的皮筏从头顶划过,他们听见一名士兵说:“听说姜维在北岸集结战马,怕是要跑了。”另一个说:“跑?邓将军早布下天罗地网,就等他钻呢。”
等魏兵走远,姜维等人继续前进。终于,他们找到了“生门”——一处水流较急的浅滩,水下没有陶罐。众人顺利登岸,立刻在北岸的坡地播种。曹霖拿出特制的木耧,这是诸葛亮当年设计的播种工具,一次能播三行,效率极高。
“将军,”阿莱娜指着东方的天际,“快天亮了,邓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