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并不想干,康熙摸着宜妃的头发,默许了她的话。

  宜妃将要说的话反复斟酌,一咬牙,与康熙说道:“臣妾冷眼瞧着,内务府里头有人偷奸耍滑,心眼弄到了主子的头上,太子分明是好的,无论是对胤祺还是胤禟胤禌,都关爱有加,然而这些日子,内务府里却总是传出克扣阿哥们的事情,臣妾说句难听的,那些人要油水,在哪里捞不到,何必盯着几个阿哥捞钱,依臣妾看,说不准是是那个黑心烂肺的,打着太子的旗号故意折辱兄弟,害得天家兄弟失和,胤祺与玉儿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用的东西差点也就差点,但内务府这样做,分明是要将太子陷于不义之地。”

  诛心不外如是,宜妃知晓康熙的心事,故意往他心上扎刀。

  康熙脸上铁青一片,他握住宜妃肩膀的手愈发用力,再次想起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康熙愈发觉着就是宜妃说的理。

  康熙与兄弟的感情极好,特别是裕亲王福全,堪称是他的左膀右臂,是他最信任的人,对康熙而言,虽然他忌惮着太子,故意将大阿哥抬起来与他打擂台,但康熙还是有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梦想。

  然而内务府前些日子得罪了胤祉,这几日又折辱了胤祺,想必胤禛也吃了不少亏,不过没有闹到他的面前。

  凌普那个狗东西,康熙越想越心惊,他的牙咬得咯咯作响,将太子与其他兄弟离间了,太子信任的人,也就只有奶兄弟了。

  难怪太子行事愈发荒唐,身旁都是这种心怀不轨之人,太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帝王的疑心,之前不管,是没有想到这层,得了提醒,康熙越想越觉着心惊,比宜妃所说的更想深了不知多少层,今日那些狗奴才能够打着太子的名义折辱兄弟,若是养肥了胆子,日后是不是还能打着太子的名义造反,毕竟黄袍加身之事并非没有先例,想到这,康熙恨不得立时就将凌普给撸下去,将带坏太子的人立时赶走。

  这却是康熙想得太多,凌普他不顾就是仗着太子的势,谁也不放在眼里罢了,除了太后、皇上以及宠妃外,也就毓庆宫以及太子亲信的东西他没有伸手,其余地方,全被他搜刮了一层,也是让许多人敢怒不敢言。

  借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干谋反之事。

  “放心,朕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康熙亲了亲宜妃的额头,沉声应道。

  宜妃当即喜笑颜开,笑着连连谢恩,康熙难看的脸色总算缓和了许多。

  果然,第二日刚下朝,宜妃便听到梁九功的传话,内务府总管换了人担任,宜妃喜笑颜开,揉着酸疼的腰肢,吩咐小厨房给康熙送盅汤补补身子。

  新的总管,是老内务府出身,家里几辈子都是内务府的人,他稍微一打听,便知晓了前因后果,忙令人从库房里找了件芙蓉石琉璃耳盖炉给宜妃送去,又令人装好了一千斤的炭,亲自送去了黛玉处,向黛玉请罪。

  黛玉见着帖子,眉眼弯弯,笑着对雪雁说道:“我说什么来着,我会让他们跪着把吃了的东西吐出来。”

  雪雁将炖了一下午的鸡汤取来,小心地撇去浮油,笑着哄道:“姑娘足智多谋,快将这鸡汤喝了,也能补补精神。”

  绿鸢则是默默地将炭盆点上,上好的炭燃烧着,果然不带一丝烟味。

  黛玉观察了几天,见绿鸢确实是个手脚勤快,心思灵巧的,默认了她将近身杂事接过去,这让绿鸢感激涕零,当差更加尽心。

  这边其乐融融,毓庆宫里却如坠冰窟。

  毓庆宫里,凌普跪在太子面前涕泗横流。

  凌普是太子的奶公,也是他的绝对心腹,突然从内务府总管的位置上撸了下来,这对太子而言,不异于断了双臂,许多事情都束手束脚的,好不方便,尽管康熙随即又给了他许多贵重的赏赐,但在太子眼中,这不过是打了棒子后的甜枣,他并不稀罕。

  太子沉默地坐在椅子后面,望着托盘里那些稀世珍宝,额头上的青筋直跳,却要忍住,不发出怨怼之声。

  过了许久,室内的呜咽声止住,却只听见被踹到倒地的声音,却是太子终于没有忍住,将愤怒发泄在了凌普身上。

  与太子的愤怒不同,三阿哥胤祉却在家里得意洋洋,他对着三福晋显摆:“我就说,凌普那个狗东西,一定会有报应的。”

  三福晋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想着内务府给他们送来赔罪的好东西,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胤祉更加得意,哼着小曲,愉快地回了书房,与养着的门客论起诗词来。

  此事的胤祉却不知道,在知道内情的人心中,他已然成了一个笑话。前些时候在朝上参了内务府一本,却虎头蛇尾,除了将五阿哥拉出来作筏子,旁的一件事也没做到,该吃的亏还是吃着,都不如五阿哥府里的妇人。

  被人议论纷纷的黛玉,全不在意,总之通过这个事她立了不好惹的形象,以后谁要轻忽她,都得掂量一下。

  黛玉翘着腿,得意地在信上将她在京中的壮举写下,向胤祺显摆。

  第158章 两地相思(二更)

  信件走得慢,胤祺接到黛玉信件的时候,他们一行已经出了直隶地界,到了山东。

  尽管到粤地自直隶到河南,再过湖北、湖南最为便捷,然而胤祺此番目的还想多看看西洋人,首选自是东边的地方。

  经过商议,胤祺定下的路线与康熙南巡很是一致。

  自京中出发,出直隶,过山东,再过江苏、浙江,过闽地,到粤地,尽管此时黄河尚未化冻,运河也大半不能行船,胤祺只能骑马而行,但整体上,他们的行进速度并不慢。

  胤祺随着康熙两次南巡,贾家的本家更是就在江南,两人熟门熟路的一路南下,途中并无太大的波折。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