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是因为作为主要监察对象的武官群体们日益衰落,监察民生经济时又多行不法,被文官们疯狂弹劾,导致最终沦为装饰品、吉祥物,皇城司的人无诏连东京城都出不去。
而殿下如今好像把皇城司开发出了新玩法,冲着他们这些文官来了。
这要是由着殿下折腾,叶明绝对会变成本朝的来俊臣、索元礼。
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不必劳烦皇城司了,我们文官可以自查自纠!
但一向脑瓜子很好用的赵昕偏偏在此时巧妙地会错了意:“也是,皇城司如今人手还是少点,监察不了天下三百军州。
“只此一处便是如此,还不知天下有多少硕鼠,啃出了多少漏洞。
“台谏官又蛮多的。这样,彦国你和永叔、仲仪他们商量一下,写个箚子上来,举荐一些刚直清正的台谏官。
“彷西汉刺史旧例,组成数个监察组,除了西北直面夏辽两国的军州,去巡视一下天下其它州府的常平仓储粮如何?
“就是寻常小地主家每隔个两三年都要派可靠人巡查庄子,再盘盘账不是。”
富弼被赵昕直接说得自闭了。
其实这种不定期的监察制度本朝一直都有,但多流于形式,处罚不痛不痒,甚至干脆没有。
可殿下您这已经开了砍头抄家的先河,大部分人就不得不循这个“旧例”。
台谏官又最不缺热血上头和想要搏出位的,多半会把事情往大了闹,结果往重了判。
可一想到他要是不同意接下这个脏活,皇城司就会顺理成章的四散天下……
富弼最终叹了一口气,腰弯得比韩琦还要低,涩声道:“臣领命。”
而得到了满意结果的赵昕直接乘辇离去。
“走走走,快去荆王府,也不知道八叔祖怎么样了。”
第60章 探疾
赵昕之所以着急忙慌往荆王府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他不经请示,直接杀了郭承佑这个他爹的绝对心腹,现在其人的脑袋还满东京城溜达。
其二为挑选谏官组成监察巡视组,清查天下仓储这事是他有意借题发挥,事前也没有与他爹通气。
而以他时下在朝中的影响力,富弼、欧阳修他们一定会当成头等紧要的事来办,弄出的动静不会小。
现如今赵昕也没戳穿赵祯安放在他身边的眼睛与耳朵,哪怕按照最保守的
估计,顶多一个半时辰,他的所作所为就会传到垂拱殿。
就他爹那个四处维|稳,期盼着国家动静越小越好,最好是没动静的裱糊匠性格,听到他又整出这么两档子事情肯定会暴跳如雷。
其实赵祯的想法很好猜,眼看着国家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能舒舒坦坦过个年了,怎么临了临了还添了这么大个堵!
尤其是他前阵子冬至祭祀时还对着祖宗和皇天后土好好自夸了一番。
所以哪怕赵祯脾气是出了名的软和,赵昕也不愿现在对上。
扯着虎皮办完了事必须得赶紧跑,利用他爹爱面子这一点去荆王府避避风头,否则等待着赵昕的必定是被逮回去,然后被盛怒中的他爹用鞋底子教做儿子。
再说赵昕此次出宫的目的就是去看望病重的荆王赵元俨,杀郭承佑和揪仓库中的硕鼠,反而是附带项。
不过这种顺序上的小颠倒关系不大。
因为欧阳修他们肯定会自发地为他辩经,到时候舆论口径一定会变为实在是他这个太子殿下太爱国,太想富强大宋了,所以才毅然决然走了先国后家的道路。
早在狐假虎威之前,赵昕就已经依照过往经验得出了结论:他在荆王府的摸鱼时间越长,面对的无良肚爹怒气条就会越短。
因为对于性格优柔寡断的人来说,时间绝对不能给充裕。
总想着处处求全,那么时间一长,各种念头必然在脑子里打成一锅粥。
于是念头就会杂,怒气值会随之降低,俗称完成了自我PUA。
这是一步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赵祯反应如常的险棋。
赵昕前世今生加一块,也是第一次选择如此落子。
但赵昕知道,自己必须这么选。
朝廷崇文抑武多年,军队距离烂到根只有一步之遥。
而且因为烂成这幅破模样,还不敢下重药,除非他想让军队彻底暴毙,或是改换立场重新开局。
所以赵昕流露出提振武将地位的意图,被盘结在军队各处,视军队为朝廷给予他们提款机的武官们,当成了对贪赃枉法的纵容默许。
从反正老子是武官,仕途地位全然无望,贪点钱怎么了那种悄悄摸摸地贪,发展为老子们是武官,太子殿下和官家罩的,就是找两钱花花怎么了这种肆无忌惮地贪。
所以必须得下重手,宰几个如郭承佑这般的武官,做到杀一儆百,肃正风气。
提高武人地位是为了强军,不是帮你们捞钱,像从前那样用钱来换你们的忠心!
至于对那些让台谏官组成巡查小组,离开东京城,在外边过上短则几个月,长则年余的查账生活,赵昕则更是故意的。
因为打上次解